全球货币政策收紧的趋势已开始蔓延

2017-04-01 10:31:07 编辑:小菜虫 关键词:全球货币政策收紧的趋势已开始蔓延

在3月底博鳌亚洲论坛会议上,央行行长周小川指出,“在实施多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,本轮政策周期已经接近尾声。”周行长暗明在经历了八九年的宽松货币之后,全球货币政策收紧的趋势已开始蔓延。

全球货币政策收紧的趋势已开始蔓延

当前不仅是美联储已经进行的多次加息,还包括欧洲央行、日本央行和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拐点来临。东京三菱日联银行近日发表预期表示,美联储缩紧货币政策的作用已经不大了,除非美联储管理层提前发生变动,否则耶伦没有什么理由去加快升息步伐。

有媒体采访标普全球董事首席经济学家Paul Sheard表示,美联储加息后,各国汇率相对美元强弱不一,而多数国家采用浮动外汇利率,因此各国央行的确应根据经济情况相适应的货币政策。

那么全球各国是否会跟着加息?各国货币能否承压?本文为各国央行对于加息及货币政策的松紧态度的梳理。

中国立场态度:结构性加息+ 稳汇率

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也在接受媒体表示时称:“就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来看,货币政策既不能过于宽松也不能走向紧缩是其合理状态。具体来看,在货币供应规模上要保持总量的适度与稳定,同时不断优化资金投向的结构,重视服务实体经济。”

最新调查显示,在央行1月上调MLF利率,2月上调逆回购利率之后,54%网友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。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,中国或可采用经济L型下周期复苏的结构性加息。全面加息既不必要,也不存在稳固的基础。人民币汇率2017年不会再像过去两年一样大幅贬值。前期扭曲已基本释放,加之国内经济基本面改善,稳汇率是中美大国外交的需要,稳汇率是保外储的内在要求。

欧央行态度:短期不加息通胀达标就加息

欧央行表示短期内不会收紧货币政策,执行委员会成员在接受采访时称,欧央行应做好改变其货币政策的准备,原因是通胀数据已经开始接近目标:“我们应该为改变政策做好准备;一旦数据稳定下来,表明我们已经走上了一条朝向物价稳定目标的道路,那么到那时我们就已经做好了加息良好准备。”

通胀对于欧洲央行制定其货币政策而言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指标,这项指标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已经有所改善,但仍旧低于该行的目标水平。欧央行于6月份召开下一次货币政策会议,届时通胀数据有望改善。

英央行态度:不加息+维稳QE与利率

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(MPC)委员弗利葛表示,通胀率上升不意味着要加息,当前薪资水平和消费者支出最终放缓,央行加息令经济降温的可能性不大,未来几年风险还将继续,货币政策不应因此停止。

2016年8月英国央行降息至纪录低点,以防经济受英国公投脱欧影响的拖累,但去年英镑大跌20%已带动通胀向央行2%的目标回升。现在是时候重新校准货币政策对英国经济支持了。

澳央行态度:保持宽松不加息+谨防地产过热

经济学家分析认为,鉴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,加之美国总统特朗普新政或给澳经济带来的下行风险,澳储行可能不会紧跟美联储的加息步伐,最早也将等到2019年调整货币政策。

不过,澳储行一直对本地房产市场过热和置业者信贷风险表现出担忧,若银行不能及时收紧住房借贷标准,澳储行或将会出台新的措施。因此,不能完全排除澳储行未来在一定情况下加息的可能性。

日央行态度:负利率持续谨慎撤回宽松

2017日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将满一周年,外界预期日本央行最终将开始撤回极宽松的货币政策,最早可能在今年。但近期以来,日元受到了多项利好的提振持续升值。预计未来将上升至2%,预计2018年的薪资升幅可能低于今年。

日本的通胀率持续上升,但是上升的幅度稍为缓慢。因此日本央行对通胀的前景更为谨慎,通胀2%的目标仍旧存在一定距离,所以借助货币宽松政策是合适的。

韩国央行态度:缓步升息保持宽松

截至3月24日为止股市及债市呈现净流入,韩国央行表示:美联储升息可能对韩国经济造成伤害,但若缓步升息其影响将有限,因此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,因经济增长缓慢且通胀压力温和。

印度央行:“宽松”转为“中性”政策

印度央行最新维持基准利率不变,将货币政策立场从先前的“宽松”转变为“中性”,这是该行自2015年6月以来首次改变货币政策立场。货币政策立场转变主要是因为诸多迹象表明“废钞令”已对印度经济产生较大影响。

印度央行预计印度今年上半年的通胀区间为4%-4.5%,下半年通胀区间为4.5%-5%。分析人士表示,印度央行政策立场转变成为结束宽松周期的信号,该国的资本外流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。

加拿大央行:考虑过上调通胀目标以便未来降息,但相对于利率政策,非常规货币政策也是重要途径。

俄罗斯央行:3月24日宣布关键利率降低至9.75%,通胀预期继续下降,2月份CPI年率降至4.6%。分析称未来会进一步降低利率。

巴西央行:2月连续第二次降息75个基点,货币政策声明看有继续放宽货币政策的可能性,但并未暗示会加快降息的步伐。

新加坡央行:最近新元汇率的走势强劲,似乎反映市场把4月货币政策收紧的可能性考虑在内。

菲律宾央行:外汇市场仍然受到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政策的影响。

“前几年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都是非常必要的,他对大幅下滑的经济很有意义,就像”宿醉后第二天早上的咖啡“。但是,在几年的宽松货币政策之后,现在需要考虑的是,如何从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中撤出,需要提防宽松货币政策撤出时出现过度的通胀。”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李稻葵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则表示,

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:“目前来看,全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逐步退出的趋势已逐渐明朗,只是各国的步伐有所差异。但防控金融风险是目前货币政策的必要考虑因素,应建立”货币政策+宏观审慎政策“双支柱政策”。